初出茅庐的李白: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开栏语】
【资料图】
要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必须了解作者的为人。而要了解作者的为人,又必须研究他所处的时代。李白的诗歌流传千百年,关于李白生平及其诗歌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不过,对于李白诗文的写作背景,却较少涉及,因为研究李白诗的背景太难了。本文作者潜心研究李白诗多年,写有多篇关于李白诗背景的文章,希望用一种新的解读方式将李白诗背后隐藏着的故事讲述出来。今日起本报选编部分文章刊载,以飨读者。
李白在《登锦城散花楼》一诗中描写了朝阳映照成都的绝美景象:城墙头上,朝霞使散花楼闪闪发光,金碧辉煌的窗户夹杂着雕梁画栋的门户,珍珠帘子悬挂在玉钩上。楼梯高耸入云,极目远眺使他忘记了忧愁。傍晚的雨水流向了三峡,郫江和流江环绕着这座春天的城市。李白登临远眺,犹如于九天之上遨游。
□马睿
壹
初出茅庐 李白“路中投刺”
人生一辈子,最大的运气不是捡到钱,而是在某一天你遇到一个人。他打破了你固有的思维、提高了你的认知水平,进而提升了你的眼界,助你登上更高的平台,这就是你一生的“贵人”。
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正月辛巳,宰相苏颋(t )改任礼部尚书。不久,他被唐玄宗派往蜀地兼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益州大都督府驻地在成都,一把手叫都督,例由亲王或近支宗室遥领,驻京而不赴任。二把手叫长史,例兼剑南道按察使,相当于省长。
益州西与吐蕃接壤,有唐一代,战事频繁。因此,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一职多由武将出任,如刘德威、高士廉、卢承庆等。但自开元二年(714年)以来,吐蕃遣使请和,唐玄宗“厚赐赞普,自是岁朝贡不犯边”。这一次,唐玄宗让苏颋这样的文人充任此职,或许与当时唐蕃关系有所缓和有关。虽说唐蕃无战事,但与长安相比,益州毕竟是前线。因此,在得知即将入蜀的消息后,苏颋喜忧参半。临行之际,霰雪乱飞,覆盖了整个关中平原。朝中好友宋璟、郑惟忠纷纷赋诗相送,依依惜别。
苏颋此番入蜀,先发兴州(今陕西略阳),走的是陈仓道,继而由汉中转金牛道经广元入成都。蜀道艰险崎岖,一走便是两个多月。待抵达成都时,已是次年(721年)二月中旬。
在赴成都途中,苏颋见到了一位专程前来拜谒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就是李白。
干谒之风,由来已久,尤以唐代最为流行。这是因为,唐代文人为官之路主要有五条:参加科举考试、依靠祖宗门荫、流外入流(主要是胥吏)、经由权贵推荐和赴边从军入幕。由于科举制度尚未完全成熟,唐人入仕还残存着一些汉晋荐举之风。因此,无论是否参加科举,士子们都热衷于向朝中权贵、文坛领袖进献诗文,以求汲引。当时,人们把这类谒献活动称为干谒,将进献的诗文称作行卷。若参加科举,考生在参加礼部侍郎主持的正式考试前,还要向主试官再献一次,称为省卷。干谒之风不仅促进了唐代诗文发展,也为后世留下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但难免徇私舞弊。到北宋初年,随着殿试、考卷糊名、封弥、誊录等规定日臻完善,干谒之风才退出历史舞台。
行卷的种类多为赋、诗、骚体等杂文,内容涉及碑、铭、赞、论、书、序等。所献数量多少因人而异,少者一两篇,多者可达数十卷、二百篇,如皮日休《文薮序》、李观《经日帖上侍郎书》中所述。
李白没参加过科举,一是因出身商人家庭,没考试资格;二是不屑于走寻常路,只愿一飞冲天。所以,他要想当官,只能走经由权贵举荐这条路。李白此番“路中投刺”的“刺”就是现在的名片或自荐信,他瞄准的苏颋,可不是一般人,乃是唐中宗、睿宗、玄宗年间朝廷里最牛的笔杆子,响当当的文坛领袖。苏颋自幼聪明,上千字的文章只需看上一遍,立马就能背下来。吏部侍郎马载夸奖他说:“古称一日千里,苏生是已。”
当时,苏颋与李軿是唐玄宗身边两支最红的笔杆子。唐玄宗说:“前世李峤、苏味道文擅当时,号称‘苏李’。如今朕得到苏颋和李軿,何愧前人哉!爱卿每次所拟的文诰,可抄录一道副本封进,朕要留中披览。”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苏颋升任同紫微黄门平章事(宰相),与另一位宰相宋璟同掌大权。宋璟为人刚正不阿,二人齐心协力,合作非常愉快。自唐中宗景龙年间后,苏颋与张说均以文章显达于世,并称“燕许大手笔”。
贰
天才英丽 被“比肩”司马相如
由于史料缺乏,李白献给苏颋的诗文内容已不可考,但我们通过苏颋的读后感,大致可以推断出来。苏颋读罢李白的作品,对左右群僚赞叹说:“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
官场人说话,往往词约而意丰,话短意长。细品苏颋这段话,至少包含了好几层意思。首先,他赞扬了李白的文学造诣很高;其次,很委婉地指出李白的文章还欠点火候,还须加强学习;第三,为李白树立了一个比拼的目标和榜样。请注意,苏颋特地提到的比拼目标是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
众所周知,司马相如最擅长的文体是赋,李白早期的赋作有《拟恨赋》《大猎赋》《明堂赋》,其中《大猎赋》开头便是:“相如、子云竞夸辞赋,历代以为文雄,莫敢诋讦。臣谓语其略,窃或褊其用心。”大有凌驾其上之意。但老实讲,《大猎赋》虽然写得还算不错,但毕竟系李白早期之作,比起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来说,确实还有一定差距。
苏颋对二者的差距自然是一看便知,但又怕打击了年轻人的创作激情,伤及自尊心,因此才会说“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这样的话。
通过上述语境分析,笔者推断,李白所献的,很可能正是《大猎赋》。
那么,李白是在哪儿拜谒苏颋的呢?
苏颋入蜀走的是陈仓道和金牛道,李白家住剑南道昌隆县清廉场(今四川江油市青莲镇)。据李白回忆,他当初是“路中投刺”。从地理位置来看,从昌隆县上金牛道,直线距离最近的驿站是奉济驿(今四川绵阳市游仙区沉抗镇),这处驿站是金牛道中段一座大驿。凡唐人出入川陕,每每选择在此迎送亲友,如杜甫写有《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一诗。达官贵人途经此驿也会稍事休整,以解鞍马劳顿。
李白见了苏颋,自然会交谈。具体谈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不妨猜测一二。现在的青年作家见了文坛老前辈,除展示作品外,肯定还想请教创作经验,以求进步。推而论之,李白见了苏颋,想必亦是如此。苏颋见了李白这样天才英丽的文坛新苗,自然也愿意倾囊相授,奖掖后进。
一个年轻人,欲成就任何一项事业,都必须有刻苦认真的精神,文学创作尤其如此。苏颋少年时,不受父亲重视,任其与奴仆杂役相处。但他却好学不倦,每欲读书,但又苦于无灯烛,便常在马厩里借着灶中的火光诵读诗书。其刻苦认真如此,方才荣登相位。苏颋这样的经历,对李白必然会产生莫大的刺激。
据李白后来回忆,尽管家境富裕,但他“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迄于今三十春矣”。而且,他还曾“前后三拟《文选》,不如意,悉焚之,唯留《恨》《别》赋”。这表明,李白在文学创作上是极其刻苦认真的人。不难想象,这两位既聪明早慧又刻苦认真的诗人见了面,自然有说不完的话。苏颋对李白的指点和奖掖,无疑使他受益匪浅。除探讨文学,苏颋肯定还会对李白谈及一些人生经历和奇闻异事。
叁
游历成都经苏颋点拨开始发奋
游历成都期间,李白不仅拜谒了苏颋,还曾居住过一段时间。宅子的具体位置,据传就在现在的成都市青莲巷。这条巷子原本叫烂巷子,巷中酒铺叫富春坊。因经常有人醉卧街边,又叫醉巷子。寓居成都期间,李白当然也是此店的常客。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入成都。传说有一次,唐玄宗与高力士微服私访来到此店,品尝美酒后赞不绝口。店老板为显示知名度,大肆吹嘘道:“小店的酒,味道绝对是全成都首屈一指,连大名鼎鼎的酒仙——翰林供奉李太白先生都曾是本店的常客。”唐玄宗一听大喜,心想:“烂巷子这个名字太不雅,既然如此,干脆叫李白巷吧。”转念又一想,李白曾让高力士脱靴,碍于高力士的颜面,便赐名青莲巷。如今,该巷已不存。
李白是闲不住的人,喜欢四处游览。当时,成都附近最有名的旅游胜地,要数摩诃池与散花楼。隋唐时期,散花楼在成都的地位好比今天埃菲尔铁塔在法国巴黎的地位,绝对是锦官城里首屈一指的地标性建筑。当时,郫县(今成都市郫都区)有个工匠名叫何稠,技艺高超,构思精巧,主持兴建了许多重大皇家工程。正是经他反复实验,才使失传已久的琉璃工艺得以重现。散花楼很可能采用了琉璃瓦工艺,楼身的反光效果特别好,所以李白才能看到“朝光散花楼”的壮丽景象。
在听了苏颋的婉言劝告后,李白思想上有所冷静,逐渐意识到了自己与司马相如之间的差距。作为青年人,意识到了不足,才开始发奋。
此时的李白,且喜且忧。喜的是,初出茅庐便能得到苏颋这样的大文豪的鼓励与鞭策,从而使自己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更加自信、更加踌躇满志,一心要有一番作为。忧的是,没想到自己的文学功底竟然还如此稚嫩,之前确实有点儿自视过高了,在《大猎赋》里的口气也确实大了点儿。而司马相如的文学造诣似乎又高不可攀,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与之比肩?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的鼓励与鞭策,往往可以把一个人的最高目标和境界提前预支给千里马,李白一生都没有忘记苏颋的知遇之恩。李白毕竟是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此时登临高楼,极目西眺,雪山尽收眼底。转身南望,春江浩浩双流。也许此时的李白在想:司马相如、苏颋算得了什么?我乃煌煌大唐独一无二的李太白,未来定要独步文坛、超迈前贤。
想到这里,好胜之心战胜了自卑感,他的心情立刻转忧为喜。于是,李白朗声大呼:“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分享给他们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