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在时代大潮中踏出春天的回响

“建设航天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基地,打造空间科技创新战略高地”是党中央赋予文昌国际航天城的重要战略使命。2020年6月以来,文昌国际航天城加快推动发射区、旅游区、高新区“三区”联动发展,大力引进和培育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三链”产业,努力建设目前我国唯一的商业航天发射场,着力打造开放型、国际化、创新融合的世界级航天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文昌全域发展航天城”,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站在新的起点,锚定更高目标。南海之滨,一幅奋发有为、向空图强的奋斗画卷正徐徐展开。

当前,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文昌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为核心驱动,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建设“四园两港”(文昌国际航天城园区、文昌约亭产业园、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龙楼椰子产业园和铺前港、清澜港),培育壮大“4+1”主导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用心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营造好的营商环境,就是激发生产力和竞争力,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让愈发良好的营商环境,源源不断涵养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这些坚定的话语,进一步明确了关于如何打造一个优质营商环境的决心和方向。

五年来,文昌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助推经济发展。全市干部群众扛起担当、扎实工作,啃下一批批“硬骨头”,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022年,文昌扎实开展“能力提升建设年”活动,深化拓展“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成果,共查摆堵点问题273个,问题解决率达93.41%;启动“百名干部下企业”服务行动,文昌市有关负责人下沉一线破解难题,同时安排507名干部下企业深度解决企业困难,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米”;在全省率先推出“无感审批”,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集成创新,通过推出“零审批”“预审批”“联编联审”“简易审批”等多种创新审批模式和全生命周期代办帮办服务,实现“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今年以来的一组数据显示:园区已经成为经济的关键增量。回看这三个为文昌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园区——文昌国际航天城园区2022年完成营业收入107亿元、固投44.07亿元、税收收入5.15亿元,分别是2021年的3.9倍、2.6倍、2.3倍;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2022年固投、产值、税收分别完成14.09亿元、3.85亿元、1096万元,分别增长112.3%、367.7%、26.6%;约亭产业园2022年固投、产值、税收分别完成14.91亿元、30.51亿元、8843万元,分别增长25%、30.89%、306%。

聚焦园区建设,文昌强化平台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已然破局。在此基础上,文昌提出了打好“五张王牌”增强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培育“七朵金花”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和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

创新驱动打好航天牌、全域谋划打好旅游牌、依托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转型升级打好渔业牌、全产业链打好文昌鸡和椰子牌、统筹资源打好土地牌。这“五张王牌”是文昌现有丰富资源的延伸,由此加快推动全域航天城建设,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商业航天胜地、国际合作根据地、航天产业集聚地。同时,文昌还将依托丰富旅游资源“点、线、面”推进全域旅游,做好“山、海、天”三篇文章,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市。

与此同时,文昌还提出了“七朵金花”的区域协调发展构想,即推动文昌国际航天城园区聚集发展、推动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跨越发展、推动文昌约亭产业园提质升级发展、推动铺前中心渔港经济区加快发展、推动城市中心城区融合发展、推动铜鼓岭—月亮湾片区联动发展、推动华侨农场经济区启动建设。

全域航天城加快推进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不断推进,文昌打造全域航天城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在文昌市创新驱动加强科技供给“科技文昌”座谈会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科技文昌”发展,为引领文昌全域航天城建设提供了一定思路。文昌与国家航天局、中科院空天院、西北工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联合挂牌成立4个新型研发机构并实质性运行,创建省级事业单位海南省航天技术创新中心,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首批3个科研技术成果通过验收,凡纳滨对虾“渤海1号”和金鲳“晨海1号”获农业农村部新品种审定,渤海水产冯家湾种场获省级水产良种场称号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城市实力靠产业,城市未来看科创。下一步,文昌将加快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商业航天胜地、航天产业聚集地、国际合作根据地,吸引更多科技项目加入,加速新经济、新业态落地。文昌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续写全域发展航天城的新篇章,在时代大潮中踏出春天的回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