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窑瓷器将亮相海南_热头条

青釉褐绿彩花果纹敛口钵。


(相关资料图)

南国都市报5月16日讯(记者 陈望 )“诗画彩瓷——唐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长沙窑瓷器展”将于“5·18国际博物馆日”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正式开展。此次展览延续本馆“海上丝绸之路系列”主题,以长沙窑文物为切入点,精选本馆与湖南博物院唐代长沙窑相关藏品178件(套)展出。

烧造釉色品类 出新创意呈现

长沙窑在1956年时被发现于湖南长沙望城区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的湘江东岸,又称“长沙铜官窑”;生产规模宏大、功能布局明晰,是唐代南方地区重要的、规模甚大的民窑之一。瓷器所用瓷土就地取材,以匣钵装烧,采用龙窑烧制,创造出了许多灿烂多姿的釉色,并生产出丰富多样的器物品类。

此次展览,描绘了长沙窑瓷器挖洞取泥、拉坯修坯、胎体装饰等烧造的主要流程图,还复原了生产长沙窑瓷器的窑头场景,在现场通过近距离接触去感受瓷器烧制的过程。

长沙窑瓷器的釉色种类多样,有青、酱、白、黑等单色釉,还有复合釉和双色釉等。此外,器物样式包含了许多民间生活用具,有碗、盘、壶、罐、茶具、文房用具、灯具、枕等品类。

这些精美文物,呈现出长沙窑别致的釉色与优美流畅的造型线条,让后人可以直观地窥见长沙窑瓷器的样式,同时,展示出古人烧制的高超技艺水平。

青釉褐彩“君生我未生”诗文执壶。

诗词花鸟纹彩绘 开启装饰新风尚

长沙窑瓷器兴起于中唐,盛于晚唐,结合了南北方烧造技术,发展为有别于“南青北白”的彩瓷系统,首开大规模地将书法与绘画装饰于瓷器之上的先河。

走进展厅,仔细观赏文物,会发现长沙窑瓷器的装饰十分丰富多彩,其中以彩绘最具特色,褐绿最具代表性,瓷器上常装饰有飞禽、走兽、花鸟、诗文、书法等图案。

长沙窑将书法、诗词、绘画与彩瓷装饰工艺相结合的创新性,鲜活地再现了那个充满诗情画意浪漫多情的时代,对后世的陶瓷装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奠定了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白釉红绿彩执壶。

多元融汇风格化 踏上海丝新征程

唐朝广泛吸收外域文化的精华,最终形成了丰富多彩、恢宏壮丽的大唐文化。长沙窑瓷器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吸收外来纹饰中狮子纹、联珠纹、人物纹等异域特色,再融汇模印贴画和彩绘等制瓷技术,不断创新,最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长沙窑也正因其特色的造型纹饰,加之物美价廉的优势,在唐代中后期开始大量销往海外,畅销于“海上丝绸之路”,成了唐代出口的大宗商品,开启了中国古陶瓷外销的辉煌历程。

1998年,德国打捞公司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附近海域发现了一艘唐代沉船——“黑石号”。沉船出水了67000多件中国唐代瓷器、铜器、金银器等文物,其中长沙窑产品多达57500余件。

“黑石号”沉船文物的出水,印证了中国唐代陶瓷畅销海外的事实,也扩展了我们对唐代外销瓷的认知与了解。

本版图片均由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提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