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牧渔人王爱民:花13年为海洋生物“盖房子”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记者 谭琦

“你看,这群小鱼是箭天竺鲷,我们等等‘看热闹’。”王爱民打开手机上的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信息化平台,在水下实时监控视频里,鱼群在沉船鱼礁里畅游。不一会儿,王爱民口中“热闹”的事情发生了,一群由黑尻鲹、火焰笛鲷等凶猛性肉食鱼类组成大鱼群形成了“围猎大军”,张着嘴围剿小鱼群,箭天竺鲷惊慌失措地四处逃逸。

“海底世界是不是很有趣?”王爱民笑了起来,监控画面里是他潜心13年打造的海洋牧场一角,每天观察鱼儿们的生活,是他最快乐的事情。


【资料图】

王爱民花13年为海洋生物“盖房子”。受访者供图

王爱民是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从2009年海洋牧场开始规划到2011年投下首块人工鱼礁,他花了13年时间在海底为海洋生物“盖房子”。13年间,珊瑚从水泥礁石上长了出来,鱼群一点点不断扩大,海洋牧场的面积从建设初期的1000亩到现在4000多亩,三亚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成为海南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也是国内第一个热带海洋牧场。

王爱民常说自己是养鱼的“老渔翁”,在大海里放牧,这位海底“牧渔人”用自己的行动,述说着“老人与海”的故事。

6月8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六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一起走进海南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听王爱民说他在海底“盖房子”的故事。

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爱民。记者 李庆芳 摄

海洋牧场“门外汉”变身“海洋房地产”设计师

对王爱民来说,参与海洋牧场的建设是科研工作计划里的“附加题”。

2001年5月,王爱民从广西来到海南大学,承担经济贝类遗传育种和养殖技术的科研工作。2009年,王爱民受邀参与《三亚市近海海洋牧场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在三亚建设多个海洋牧场开展生态修复工作。2020年蜈支洲岛旅游区的负责人找到王爱民,希望能合作共建海洋牧场。

“当时想着可以和自己的贝类育苗与养殖工作相结合,便参与到海洋牧场建设中。”王爱民坦言,当时海南从未有过“海洋牧场”的建设经验,许多研究热带海洋保护的专家听了直摇头,他这个专门研究水产的“门外汉”也没有信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与草原牧场饲养牛羊类似,海洋牧场就是在海洋里放牧,通过投放人工鱼礁的方式,养殖鱼虾贝等海洋生物,为海洋生物“安家”,恢复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链。

如果说海洋牧场的建设是在海底给海洋生物“盖房子”,王爱民就是为海洋生物开发“房地产”的设计师。

“说来惭愧,当时我连人工鱼礁是什么样的都没见过。”2011年,在完成了海域申请后,王爱民着手设计人工鱼礁。在海底建房子,用什么建?答案出乎意料:钢筋水泥。“我们用钢筋水泥建成透水的构筑物,做成各种形状的混凝土鱼礁,看哪种效果好。”王爱民设计了包括圆台形、三角形、四方形等各种孔洞形状大小不一的鱼礁投放到海底。

开发建设,还要选址。在一望无际的大海里,哪里适合建房子?“刚开始,我们没有考虑那么多,找到海底的空地我们就往下投鱼礁。”为了监测鱼礁在海底的情况,王爱民几乎每个月都潜入海底观察,三亚近海都是陡坡,海底较软的砂质地形会“吞没”鱼礁,需要找到地质较为坚硬的海底精确投放,才能顺利打好“地基”。

水泥礁石里生长出“蓝色牧场”

这些灰溜溜的钢筋混凝土并不被看好,就连负责投放鱼礁的潜水员都笑着发出疑问:“这个大学教授天天往海里丢石块,能把鱼吸引过来吗?”

王爱民的心里也没底。

投放人工鱼礁后的前三个月,鱼礁的表面一直是光秃秃的,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转变发生在第四个月,鱼礁上开始出现细微的藻类;慢慢地,食藻性的海洋生物被吸引前来觅食;藤壶、牡蛎随着海浪到鱼礁上安家;小鱼躲在鱼礁孔洞间避险、大鱼到鱼礁里生儿育女……鱼礁“小区”的“常驻民”多了起来。

“人工鱼礁的水泥带有碱性,不适合海底生物生长和附着,随着时间碱性物质被冲洗消散,才能成为海洋生物的‘家’。”令王爱民惊喜的是,2年后,第一批投放的人工鱼礁表面长出了珊瑚,预想中的“蓝色牧场”的蓝图渐渐清晰,建立海洋牧场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2015年,第一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开启,海南大学又成立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王爱民成为海洋牧场团队负责人,并吸纳了水产养殖、海洋生态、海洋工程等不同专业的年轻教师一起投身科研,海洋牧场的建设也从王爱民的单枪匹马变成了现在超过百人的科研团队。2019年,蜈支洲岛海洋牧场被农业农村部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成为海南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王爱民在海洋牧场种植珊瑚。受访者供图

守护海底生物“诺亚方舟”

海洋牧场的建设有了眉目,鱼礁一批批地投放,海洋生态系统得到恢复,海洋生物越来越丰富,一座海底“诺亚方舟”初具雏形。

越来越多的鱼被吸引来了,带来了新的问题,捕鱼的渔民也被吸引来了。“刚开始是少数渔民开着小船来捕鱼,后来越来越多的渔船在晚上打开灯光在周边大量围捕。”王爱民说,蜈支洲岛海洋部的工作人员没有执法权,只能用喇叭喊话劝导渔民或者上报执法部门,渔民们并不买账。

捕捞的渔网常常挂在珊瑚上,珊瑚生长受到干扰,王爱民看着心疼却也无奈。“我们只能与蜈支洲岛的潜水员定期下水清理渔网。”王爱民说,海洋牧场的维护比建设更有难度,需要定时下水进行巡检、观测、拍摄和记录,摸清鱼类资源情况。

“每次来蜈支洲岛潜水,就像回家一样。”13年里,蜈支洲岛几乎成了王爱民的第二个家,每次到蜈支洲岛,他都要下水看看海洋牧场的情况,多年来他的累计潜水时间达到几百个小时。

水下的守护有艰难,也有乐趣。“每到繁殖季节下水,能看到船礁里出现的‘鱼团’‘鱼球’‘鱼风暴’,看到大鱼和小鱼的追逐游戏,特别有趣。”王爱民记得,在一次海洋牧场的下水过程中,突然发现一条䲟鱼吸附在他的腿上,䲟鱼喜欢吸附在大型鱼类的身上“搭便车”漫游。“我穿着黑色的潜水服,他把我当做黑鲨鱼了。”王爱民能感觉到,他在鱼群中已经混得“脸熟”,成为它们的一份子。

从2011年4月份投下第一批人工鱼礁至今,目前蜈支洲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已投入近3000个人工鱼礁和21艘船礁累计8万立方米,种植珊瑚礁近5万株,珊瑚礁覆盖率增长超过25%,鱼类资源增加5到10倍,恢复影响到周边近万亩海域的海洋生态。据不完全统计,蜈支洲岛海域生活着超过300种珊瑚礁鱼类,涵盖15目60余科,是我国大陆近海拥有珊瑚礁鱼类物种最多的岛屿之一。目前,蜈支洲岛海洋牧场已形成完整的珊瑚礁、鱼虾贝等海洋生物圈,曾经的“海底荒漠”变得生机勃勃,海洋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养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海洋牧场发展的“蓝碳计划”

现在,蜈支洲岛海洋牧场发展休闲渔业,为当地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发展道路。近年来,海南大力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加大沿海的珊瑚、珊瑚礁的种植、修复,并探索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将休闲型海洋牧场作为一种结合生态修复的发展渔业经济的模式,初步形成以现代海洋渔业、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为支柱的特色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目前海南已建成三亚蜈支洲、海口东海岸、万宁洲仔岛、临高头洋湾、乐东龙栖湾、文昌冯家湾等6个海洋牧场,其中三亚蜈支洲、海口东海岸、万宁洲仔岛、临高头洋湾、乐东龙栖湾等5个海洋牧场为国家级海洋牧场。计划到2026年,海南将建设完成15个海洋牧场。

2022年7月,王爱民从海南大学退休了,他以技术顾问的身份继续开展海洋牧场的研究工作,但他比退休前更忙了。

“海洋牧场的建设不仅仅是投礁、旅游,未来可以朝碳汇型海洋牧场的方向发展。”在“耕种大海”的同时,王爱民还在探索海洋牧场的海洋碳汇产业,并尝试开展针对贝类的碳汇计量标准研究。“我国是世界上贝类养殖最多的国家,贝类具有明显的生物固碳作用。”王爱民说,随着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和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相继挂牌和获批设立,海南海洋牧场的“蓝碳规划”也纳入了发展日程。

王爱民自幼在新疆成长和受教育,从新疆的草原牧场而来的他,现在扎根在海南的“蓝色牧场”上。王爱民曾经希望自己是画家,可以用画笔描绘海洋牧场的美丽,但他更愿意当一名海底“牧渔人”,与海底生物一起书写“老人与海”故事的新篇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