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海南全面推行“机器管招投标”
(资料图片)
本报海口8月25日讯 (见习记者宋灵云)自9月1日起,海南省将全面推行“机器管招投标”。这是海南日报记者从8月25日召开的海南省打击整治工程领域串通投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机器管招投标”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可借鉴参考的先例,海南是如何改革探路的呢?
记者了解到,我省紧紧围绕“机器管招投标”是什么、管什么、怎么管3个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创新提出运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构建起“1+3”机器管招投标系统,其中“1”是指保障“机器管招投标”系统运行的体制机制,“3”是指交易平台、行政监督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
“我们在充分借鉴兄弟省份30多个监管点的基础上,增设了50多个社会关注度高、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符合海南实际情况的监管点,确保‘机器管’尽可能地监管到位。”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田原在发布会上介绍。
在广受关注的预防违法犯罪方面,“机器管招投标”围绕“招、投、开、评、定”的业务流程,构筑了“防火墙”,实现自动匹配投标资格条件、自动获取企业投标信息、自动识别串通投标文件、自动比对筛选入围企业、全流程“机器”自动评标、自动确定中标候选人。同时,“机器管招投标”设置“电子围栏”,自动筛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建设智能主体库分析预警异常行为和轨迹、实施音视频见证开标评标、实现利用区块链技术防篡改和可追溯、实现在线智能监管和信息互联互通。
2022年11月28日,海南首例“机器管招投标”项目完成招标。截至今年8月23日,已经完成“机器管招投标”工程建设项目52个,其中房屋市政项目45个,实现了零投诉,降低了招投标成本。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积卫表示,“机器管招投标”取得了六方面积极成效。一是招标文件更加标准化、格式化,招标人填写的内容从273项减少为114项,减少了58.2%;二是“机器”直接读取投标人资质等信息,投标人填写的内容从157项减少为25项,减少了84%;三是招投标监管实现了由“机器”自动发现违法行为,形成有效震慑;四是评标全流程由“机器”实施,减少专家的人为因素;五是投标人数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六是大大降低了投标文件的编制难度,提升了效率。
据悉,现阶段“机器管招投标”将评标办法划分为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和简易评估法2种,其中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适用于招标控制价1200万元以下的房屋建筑、800万元以下的市政工程;简易评估法适用于除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以外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
关键词: